动态聚焦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动态聚焦

提供信息支持 丰富投资商机

发布时间:2003-10-20

建设银行178亿抵债资产网上全新推介

 继去年首开银行抵债资产全国联拍先河之后,中国建设银行抵债资产处置工作近日又推新举----为充分利用科技手段管理抵债资产,规范业务流程,减少处置损失,同时为广大投资者“淘金”不良资产提供全面丰富的信息,耗时一年的“中国建设银行抵债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日前正式面世,从而实现了该行抵债资产管理的全面升级,为网上推介抵债资产、加快抵债资产处置,面向社会搭建起了一个全新的运作平台。
    由于信贷风险的难以完全规避,尽管银行放出去的全是真金白银的贷款,但是最终收回的资产清单里却出现了小至日用百货、大到宾馆厂房的抵债资产。银行毕竟不是百货公司,如何在最短的时间、以最低的损失率处置盘活这些积压在手的抵债资产,便成了我国各大商业银行急需求解的一大业务难题。建行推出的这一抵债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作为银行抵债资产业务的专项计算机应用软件,是建设银行为了充分利用科技手段管理处置抵债资产、规范业务流程、减少损失而专门开发的。该系统以760余项信息指标为基础,建立了全行抵债资产的信息资料库,不仅为建设银行内部提供了信息采集、信息查询、统计分析等多种抵债资产的管理功能,同时也为广大社会投资者“淘金”建行抵债资产,提供了多角度的动态信息查询功能。
    目前,在这一信息平台上,建行全部待处理抵债资产共有房地产、汽车、机器设备、生活资料、股权等6大类32小类,资产总数6758项,价值达178亿元,附有图片信息8000余张,分布于全国各地,极具投资价值。其中不乏有百姓关注的商品房、汽车、相机手机、金银首饰、衣物食品等日常生活用品,更有金额占比更大的、值得机构投资者关注的宾馆、饭店、别墅、工厂厂房和设备等。资产的详细信息可以点击建行网站(www.ccb.cn)。 
    这一系统的开发研制成功,标志着建设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在方法手段上的再次创新,也是国有商业银行首家研制开发并向社会公开推介的抵债资产网上平台。其重要意义不仅在于节约内部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使原来落后的手工管理模式一跃转变为集约化、信息化、科学化、市场化的新型管理模式,更重要的是,系统通过待处置抵债资产的定期发布,充分实现了不良资产的推介和处置不间断进行,提高了建行抵债资产处置信息的市场化程度,增加了资产处置渠道,降低了资产处置成本。建行将充分利用这个全新搭建的网络平台,与社会各界人士就该行抵债资产的盘活处置展开业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