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三峡分行资产质量实现“中部崛起”
在压缩不良资产“攻坚战”中,建行三峡分行初战告捷。今年上半年不良贷款下降51,341万元,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下降5.75个百分点,降为1.35%,在建行各一级分行中,资产质量位居第二。作为一家中部地区的银行机构,这一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
建行三峡分行在提高资产质量上,注重在“堵”和“疏”这两个字上做文章。“堵”就是把好新发放信贷资产的质量关,严格控制新的不良贷款的产生。“疏”就是加大催收和处置不良资产的工作力度,全力盘活不良资产。
建行三峡分行人具有稳健经营的良好传统,有些管理较好的分支机构,如该行下属的平湖支行、大坝支行,历史上就从来没有发生过一笔不良贷款。特别是自2000年以来,建行三峡分行在贷款审批人制度的约束下,严把好信贷审批关,实现审贷分离;同时实行了资产质量问题的责任追究制度,对于资产质量上出现的问题,该行根据情结轻重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这样层层把关,对各层面的风险隐患予以成功“过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截止发稿时止,自2000年以来经分行审批投放的贷款,没有发生一笔不良。
近两年来, 对于历史遗留的不良资产,建行三峡分行进行集中管理,并实行专人专责、专门机构进行清收和处置;行领导极为重视不良资产的压缩工作,时常召开行长办公会议,研究不良资产压缩个案,逐户分析全行不良资产的成因、现状、风险及化解措施,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处置方案。
建行三峡分行资产保全战线上的广大员工,在盘活不良资产的工作实践中,始终坚持和发扬“蚂蚁啃硬头”、“纤夫拉纤”、“愚公移山”三种精神。“蚂蚁啃骨头”,就是面对难度较大的“钉子户”时,一点一滴地啃,不达目的不鸣金收兵。“纤夫拉纤”,就是对于管理基础相对较弱的贷款,在出现档案资料不全、债权时效危险、客户关系冷漠等情况时,要像“纤夫拉纤”那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奔。所谓“愚公移山”就是对那些受法律、政策、环境限制,在不良资产的处置手段较为单一、工作手段局限性较大的时候,要像“愚公移山”那样埋头苦干、不言放弃。资产保全战线上的广大员工根据不同的工作对象,采取不同的对策,各个击破,啃下了一块又一块“硬骨头”。自2002年以来,现金收回不良贷款14,500万元,非现金收回不良贷款4128万元,呆帐核销11,385万元,终使不良资产下降到目前的水平。